更多 >> 更多 >> 更多 >>
11
2025-07
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结算政策,市医保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为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助力医药机构健康发展。自6月20日开启即时结算拨付以来,全市已累计为261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医保结算资金7.5亿元。打通即时结算“高速路”。依托国家医保平台,实时刷卡数据次日凌晨数据自动申报,打造系统直连“零延时”,真正实现“T+1”日拨付即时结算,消除传统医保基金结算的滞后性,极大程度缓解医药机构垫资压力。医疗机构日拨付比例稳定在70%,零售药店稳定在25%。推进服务范围“全覆盖”。积极提高医保基金拨付频次,统筹基金支付效率和基金运行安全,在现有DRG付费周转金预付政策基础上,形成了以即时结算为主、DRG预付为辅的医保基金结算支付体系,省内率先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和国谈药定点药店全覆盖的即时结算支付范围。赋能机构发展“减负担”。优化定点机构即时结算申请流程,实现免审即享,有效缓解定点机构资金周转压力,保证医疗机构资金充沛,助力减轻机构资金负担,促进医疗技术发展;特别对于“国谈药”定点药店,即时结算日拨付政策为其提供充足资金保障,进一步优化药店营商环境。强化基金监管“双保险”。探索结算稽核联动机制,针对存在违规行为暂停刷卡或暂缓医保基金结算的机构,由稽核部门发起,结算部门立即响应,暂停机构日拨付资质,提高稽核时效性,降低基金运行风险;同时,以下调日拨付金额比例为考核棒,督促引导定点机构完善医保管理,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01
2025-07
近年来,苏州市医保局通过推进医保改革、加强政策协同等措施,全力支持国产优质药品和医用耗材进医保目录、进采购平台、进医疗机构,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对上争取进医保目录。全力做好企业申报指导和对接服务,抓住药品目录政策调整窗口期,积极对上争取,大幅缩短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周期。截至目前,本市信达生物、和记黄埔、百济神州、苏州泽璟等地产企业生产(商业代理)的25个创新药品顺利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时抢占市场高地。拓宽通道进网采平台。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创新药及创新医用耗材挂网绿色通道,实行直接挂网,不设价格门槛,可由企业自主定价,且挂网窗口全年实时开放。积极推动松绑挂网省份要求,助力其他重点产品快速达到挂网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5个品规的地产药品、1万余个品规的地产耗材在江苏省平台挂网。优化机制进医保支付。对国谈药品等创新药实行单独支付管理,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不纳入普通门诊待遇限额;优化DRG付费特病单议机制,支持医疗机构使用创新医疗技术、国谈药品或苏州创新名优产品目录内药品耗材,所申请病例费用明显影响医疗总费用的,可直接纳入特病单议范围,加大优质创新产品医保支付支持,提高医疗机构采购使用积极性。
17
2025-06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师生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切实保障师生医保待遇享受,近日,苏州市医保中心联合苏州市社保中心走进苏州大学,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医保社保政策宣传活动,为教职工和大学生送上“政策大礼包”。活动现场,宣传展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异地就医报销流程、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使用,以及教职工关心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职业年金政策等内容,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政策要点,让晦涩的政策条文变得清晰明了。值得一提的是,外国大学生也被活动吸引,纷纷前来咨询在校参保、就医报销等问题。工作人员不仅耐心解释了外国留学生参加中国医保的必要性、参保流程,还就门诊费用报销、住院医疗待遇等常见问题进行举例说明,同时指导他们社会保障卡使用方法。一名来自波兰的留学生表示:“现在我知道了如何给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加上一份‘健康保险’,真的是太实用了!”“以前只知道自己交了医保,去看病也不太懂报销流程,现在我去医院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道。不少教职工也纷纷点赞,认为此次活动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解答了他们在医保社保方面的诸多疑惑,为大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此次医保社保政策进校园活动,是医保中心和社保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换位跑一次”的生动实践,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市医保中心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切实提升政策的覆盖面和知晓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16
2025-06
近年来,苏州市聚焦群众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急难愁盼”,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推动服务流程、路径、效率全面升级,2025年1-5月线上转移办件量、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省内“秒到账”业务量均居全省首位。精简服务流程,实现“零跑腿”。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推进转移接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极大提高办结时效,跨省转移压缩至15个工作日,省内转移再提速至7个工作日内。1-5月,全市线上转移办件量69686人次,占办件总量的98.8%,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拓宽服务路径,满足“多需求”。线上渠道多平台覆盖,打通“江苏医保云”“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苏周到”APP及“苏州医保”公众号等多个服务入口,支持7×24小时线上申请。线下精准兜底,参保群众于新就业地完成参保缴费后,可直接至当地医保经办服务窗口提交申请完成转移,实现“渠道随心选,办事更便捷”。优化余额划转,推进“秒到账”。率先落地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秒到账”机制,通过“先划转后清算”模式,实现个人账户余额与转移业务同步办结到账,彻底解决传统模式下资金划转周期长问题。1-5月,办理省内“秒到账”业务26954件,涉及基金转入转出8008.71万元,业务量稳居全省第一。
04
2025-06
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期间,苏州市医保系统坚持宣治并举,突出“三个聚焦”,构建多维度宣传矩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宣传融合的新型治理模式。“拓宽渠道”扩大宣传广度。线上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宣传月专栏,通过解读政策、曝光典型案例以及以案说法进行警示贯通,共计发布相关推文55篇。线下持续开展“医保八走进”宣传活动,印发宣传海报2万份、宣传折页6千份、展板9套;创新“服务+宣传”模式,借力长护险上门服务发放资料3000份,实现失能家庭宣传100%覆盖。“上下联动”强化宣传力度。推动市、县两级医保部门将宣传活动与正在开展的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开展针对性宣传培训。建立“市-区-机构”三级督导机制,对58家口腔医疗机构开展“一对一”合规诊疗培训,通报5类共性问题,压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靶向发力”提升宣传精度。聚焦医务人员开展“政策入科室”行动,动员2.3万名医护参与每日晨会微培训,争做“医保明白人”。聚焦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建立“双查双促”机制,既查医疗机构“应采尽采”执行情况,又查参保群众扫码核验知晓度,有力促进追溯码采集率、群众主动扫码率有效提升,推动实现“一码在手、用药无忧”。
机构概况 政务公开年报 政务公开须知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共服务